地址:運城市鹽湖區(qū)人民南路53號 郵編:044000 電子郵箱:ycstbgs@163.com
電話:(0359)2661668 傳真:(0359)2661669
版權(quán)所有:運城市水務(wù)投資建設(shè)開發(fā)有限公司 晉ICP備17003536號
這則成語典故,發(fā)生在河?xùn)|蒲坂縣普救寺,今永濟市。唐德宗貞元十五至十九年間(799-803),元稹任職河中府寓居蒲州,見元稹《鶯鶯傳》、金·董解元《西廂記諸宮調(diào)》、元·王實甫《崔鶯鶯待月西廂記》。
唐德宗貞元年間,書生張君瑞上京趕考,路經(jīng)河中府,寓居普救寺西廂,與前相國之女鶯鶯一墻之隔。二人一見鐘情,詩詞唱和,暗通款曲,無法相見。后來,叛將孫飛虎兵圍普救,要搶鶯鶯。崔母惶急之下宣布:“能退賊兵者,愿以女妻之。”君瑞挺身而出,寫信求友白馬將軍杜確。杜確領(lǐng)兵解圍,救了崔氏一家,崔母卻爽約悔婚。侍女紅娘仗義相助,先教張生隔墻彈琴,打動鶯鶯,又為他們傳遞情詩。鶯鶯約張生后花園相會,見面后又突然變卦,厲聲斥責(zé)。張生相思,病倒不起。鶯鶯這才決定以身相許,終于在書齋幽會成親。崔母發(fā)現(xiàn),拷問紅娘,紅娘據(jù)理力爭,并譴責(zé)崔母有過錯。崔母無奈,允許二人婚配,但要張生立即赴京考試。長亭送別,二人戀戀不舍。張生考中狀元,榮歸河中。唐德宗敕賜二人為夫婦,永老無別離,萬世常團聚,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屬。
這則成語典故,歌頌崔、張二人歷經(jīng)千辛萬苦所獲得的美好愛情,比喻真正的愛情才是婚姻的基礎(chǔ),是對有愛夫妻的深深祝福,也是對愛而別離不相聚的人兒親切的安慰。